【骨性关节炎】修复人体的“承重轴”
人体里有一个很重要的“承重轴”——膝关节。由这个“承重轴”损坏引发的疾病,已经超过了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率,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,拥有超过一亿的患者,并且年龄越高,发病越多。
济南市高新技术建总医院骨科专家孟院长指出,膝关节不仅是一个运动轴而且还是一个承重轴。膝关节是一个平面,不稳定,而且它的两个大小又不均衡,还要向多个方向去运动。单纯的负重对膝关节来说是不会有问题的,但是如果向各个方向不同运动的时候,膝关节就最容易受到损伤。同时,膝关节又是最大的轴,所以我们把它叫做人体的承重轴。
骨性关节炎
孟院长说关节炎不是一个真正的疾病的完全诊断,关节炎有很多种,不同原因导致的关节炎叫不同的关节炎。最常见的是因为人老了以后,机体骨骼退化导致的关节退变形成的关节炎——骨性关节炎。
孟院长指出,骨性关节炎在所有类型的关节炎中占到了90%,而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尤其青睐老年女性中的肥胖人群,其次是肥胖的老年男性和瘦弱的老年女性,女性在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是男人的三倍到四倍,并且家族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。
骨性关节炎又叫老年性骨关节炎,人机体老化以后才形成,所以它的发病比例非常高,在我们正常的人群当中,随着年龄升高,发病率逐渐上升。关节一旦要是磨损了以后,就永远修复不了了,因为修复的速度永远赶不上磨损的速度。
骨性关节炎早期表现
关节疼痛
关节炎既然是得了炎,就是有病的,它就会刺激我们的痛觉神经,破坏的部分的痛觉神经就会产生疼痛感。
2 晨僵
两个破坏的关节面对在一起,由于晚上睡觉不动,就粘上了,早晨起来就会比较僵,然后把粘上的活动开了,马上就感觉好了,这是在提示你你的关节面已经被磨损了。
3 弹响、摩擦音
关节面磨损了,破了,上面的包着的软骨已经失去或损伤了,那面就不平了,活动起来骨头对骨头就会发生摩擦音,如果高低不平带有台阶性质的,活动的时候就会发生弹响。
4 积液(滑膜炎)
关节滑膜每天不停的产生关节液(滑液),它起到一个润滑的作用。正常人每天产生多少滑液吸收多少,但是发炎以后会更多的产生滑液,量变大了以后,回吸收的就少了,打破了动态平衡。
骨关节病进入到中期和晚期,骨头就会磨损、塌陷,变形、长骨刺。
如何保护膝关节
【误区一】:健走杖
健走杖是为了防治疾病的发生去健走,锻炼身体的。使用健走杖快速的走时间长了对膝关节是有损伤的,因为我们膝关节运动的时候,它既是个运动轴,还是个承重轴。承重轴从上到下最怕的就是冲击力和不正确方向的扭转。
【孟院长提醒】使用健走杖行走的时候,要避免让腿过伸,正常行走后脚跟着地,不要把膝关节过伸,膝关节后面过于紧绷损伤的是前面。前面的髌骨会压到膝关节上,每一步都在摩擦。另外不要长时间使用健走杖。
【保护膝关节方式1】护膝
护膝分为两种,一种是主动的保护膝关节,一种是被动的保护膝关节。专家建议,老年人佩戴护膝要根据不同身体条件和运动方式进行选择。
①普通护膝
普通的护膝只适合日常生活中使用。
②髌骨护膝
如果髌骨出现滑动现象,可选择髌骨护膝。髌骨护膝的硅胶圈可以固定髌骨位置,在爬山,爬楼等运动中,减轻对髌韧带的冲击。具有类似效果的还有髌骨带。
③韧带护膝
针对韧带损伤,八字绑带可以起到固定韧带的作用,防止二次损伤,帮助韧带恢复。建议运动时佩戴。
④钢性护膝
因为钢性护膝的两侧设置了膝关节铰链,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,可以起到减轻膝关节负重,恢复运动功能的作用。
⑤矫正护膝
还有好多老年骨关节晚期,变成O型腿,X型腿,有一些可以矫正的护膝。对于无法做手术的病人,带上矫正护膝会缓解痛苦。
【误区二】涮膝盖
涮膝盖就是两手扶住膝盖,并上腿,膝盖原地打圈。这个动作骨关节炎患者是不能做的,关节面已经磨损了,涮膝盖只会越磨越重,是骨关节患者的毒药,加重病情。
【保护膝关节方式2】直腿抬高
我们端坐在椅子上,把腿抬起,比水平高一点,让脚朝下绷着,像练瑜伽那样,一只脚保持10秒钟,然后慢慢放下,换脚,重复刚才的动作。两腿交替,每人每条腿一天200次,可分多次完成。
直腿抬高是膝关节最好的运动,除此之外就是游泳。由于有水的浮力,所以摩擦小,在蹬水打水的时候,可以锻炼肌肉和强度。
【误区三】吃钙片
补钙需要经过“转移”这个环节,把血液里的离子钙转移到骨头里变成碳酸钙、磷酸钙,合成就是我们的骨头。单单吃钙片是不正确的。
【保护膝关节方式3】合理饮食
人体的激素有促进钙转移的作用。“补钙不补镁,吃完就后悔。”除了我们要摄入的钙质之外,还要补充镁等其他的元素相辅相成。
关节置换手术
由于骨性关节炎的发展是不可逆的,所以一旦发展到晚期只能靠关节置换手术治疗。不过,如今这个手术已经发展为微创手术,就像给损坏的关节面打个补丁一样简单,并且患者的术后感受也会非常良好。在最佳的时机,找好的医生,用好的材料才能延长补丁的使用寿命。